把握时代脉搏 引领教会航舵-黄石市圣恩堂积极探索基督教中国化走深走实之路

时间:2022年10月10日

作者:黄石市基督教圣恩堂


     黄石市下陆区地处黄石市中心腹地,古为荆楚之域,素有黄石“黄金走廊”之美誉。黄石市下陆区圣恩堂在下陆街与赵罗路交汇处,濒临火车站附近,交通便利。自2007年建堂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宗教活动有序开展,在探索基督教中国化走深走实的路上,始终把握新时代脉搏,引领着教会的航舵,找准新发展定位,将基督教中国化转化为教会实践,积极引领基督教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起到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在政治上的认同、在社会上的适应、在文化上融合、在信仰上平衡。
      一、在政治上的认同
      圣恩堂现有教职人员5人,堂务管理委员会成员7人,信教群众200人左右。在探索基督教中国化走深走实之路上,教会圣职人员积极引导信教群众走爱国爱教道路,增强信徒的认同感与自信心,引导信教群众认同祖国、认同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提升教职人员与信教群众的政治素养,做到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每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四进”活动,“三热爱”“四史”“五认同”教育,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区统战部、区民宗局等有关领导部分的宗教会议精神;及时传达省基督教两会与黄石市基督教两会的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宗教会议的精神;定期举行升国旗仪式;定期举办教职人员与堂管成员学习会,有计划地选送优秀教职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每逢重大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黑版报,践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庆节期间举行升国旗仪式,举办唱红歌歌咏比赛,培养信徒爱国情怀;清明节期间,带领信徒去阳新烈士陵园举行缅怀先烈纪念活动;圣恩堂信徒受益很大的是开设了“爱国主义课堂”,每周四带领教会的义工、诗班成员一起学习宗教政策法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大家通过“爱国主义课堂”增强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圣恩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肯定。2012年、2016年获黄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颁发的全市创建和谐示观教堂“先进集体”、2019年获黄石市基督教国庆70周年祝福祖国歌咏交流会“最佳团队奖”、2020年获黄石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1年获黄石市基督教建党一百周年歌咏比赛“最佳组织奖”。
      二、在社会上的适应
     圣恩堂在探索基督教中国化走深走实之路,积极引导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支持引导宗教界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全面从严治教,带头守法遵规、提升宗教修为。宗教团体作为党和政府团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要提高民主办教的水平,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必须坚持从严治教,敢于刀刃向内,树立教规权威,这样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好形象。圣恩堂在加强内部管理方面,带领同工与信教群众学习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切实维护基督教领域正常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到民主管理、财务管理、堂务管理方面做到有法必依,有账可查。建立圣恩堂堂务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与信徒花名单及详细信息工作,建立大事记制度,详细记载教会的学习、活动、来访、出访及参与各种公益活动记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设与档案资料管理;高度重视教会的安全与维稳,教会成立消防安全保障小组,定期排查教会的安全设施。除此之外,还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在抗击疫情、扶贫济困、爱老助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经常组织信徒到70岁以上空巢老人、寡居、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家里打扫卫生,在中秋节、重阳节对老人进行慰问,关爱教会弟兄姊妹的身心健康,2016年参与黄石市关爱健康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举办的关爱健康,冬季养生登山活动,获“团队第一名”。特别是疫情期间,圣恩堂弘扬爱国精神,讲大局、讲法治、讲科学、讲爱心,坚持“双暂停,一延迟”,主动行动起来参与防疫宣传,积极捐款捐物,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
      三、在文化上融合
     在探索基督教中国化走深走实之路上,圣恩堂教会圣职人员积极引导信教群众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融合的道路。对经典教义作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阐释,作光作盐,服务社会。基督教信仰的伦理主要以圣经为准绳,弘扬博爱的精神,以上帝舍己的爱为价值取向,以及“爱人如己”为基督徒实践和追求的准则。基督教伦理倡导舍己、奉献、诚信、公义、和平、良善、勤劳、节俭等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睦相处。实际上这些教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适应、相一致、相融合。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进程,经历了“本土化”之具体体现,唐朝景教本身就是经历了“东方化”的基督教之体,中国基督教必须自觉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在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同时,主动融入中华文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基督教,在基本信仰和教会传统不变的前提下,挖掘教义教规中积极的元素,对教义教规做出符合中华优秀文化的阐释,形成中国化的基督教信仰表达方式。让基督教会具有鲜明而浓郁的中华文化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群众宗教信仰,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再次说明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中国教会应当倡导教会崇拜礼仪、圣乐诗歌、教牧服饰、教堂建筑等元素,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圣恩堂结合本堂特点,开设了茶文化“茶馆”使弟兄姊妹在茶“和”道中交流,彼此相爱,品味中国茶文化的深邃。
      四、信仰上的平衡。
      圣恩堂在探索基督教中国化走深走实之路,也积极引导信教群众走信仰上的平衡之路。圣经是希伯来民族的经典,圣经的人物、故事给我们很多借鉴,正如保罗教导提摩太所说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圣经一方面讲“信”、另一方面也将“行”,圣经讲究“信行合一”,中国文化的“知行合一”是一致的。圣恩堂教导信徒要有信心,同时也要有好行为,做到信仰上平衡。教导信徒爱教会也要爱家人,爱信的人,有爱不信的人,信仰不是让我们脱离社会,而是更好地投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帮助信徒认识“属灵”的真正含义,“属灵”不是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的生活,而是更好做好一名好公民、好妻子、好丈夫。同时在解经方面也教导信徒要全面地看待圣经,不能断章取义片面地理解圣经,要理解经文的精髓部分,今天的文化与圣经文化已经相差很久,但经文的精髓部分“爱”不会变,如果我们持守某些信条与“爱”相违背,肯定对经文的理解不是全面的。圣恩堂经常举办读经班、同工查经会,信徒见证会,教导信徒要有平衡的信仰,爱神爱人,荣神益人!
           综上所述,圣恩堂在探索基督教中国化走深走实的课题上,还在路上,还在摸索,但我们相信,圣恩堂在主任牧师任晓健的带领下,始终把握新时代脉搏,引领着教会的航舵,做到政治上的认同、社会上的适应、文化上融合、信仰上平衡,必将带来教会的复兴与社会的和谐。祝愿圣恩堂成为下陆区的金灯台,引领教会的航船驶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