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达社会服务部开展农民工法律服务项目小故事集锦
时间:2014年07月08日
1. 故事--锅炉工肖前程
白鹤村在宜昌务工的肖前程,今年49周岁了,他和他妻子都在宜昌一个厂里打工。他是锅炉工。有一个孩子在上大学,离开村子到城里打工,就是想挣钱供孩子读书。他说,家里土地少,出产不够多,没有钱,孩子要读书,没钱可不行。在同乡的介绍下,进入一家工厂。他到了厂子之后,没有和厂方签订合同。也没有给他买社会保险。在施达工作人员解答下,他明白了要签合同和买保险的事,答应去向他的老乡说,争取早点完善。
2. 故事--个中原因,他清楚了
在武汉市武昌区彭家岭工业区红叶门业公司做电焊工的小顾,已经进厂14年了,是老员工,又是厂里的技术能手,负责一个小组,但是直到去年,厂里才跟他们签合同,只有一份,并买了社会保险。小顾总觉得不对劲,但不知道怎么办。施达工作人员告诉小顾,合同是一式三份,厂方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政府劳动监察部门,才不得已签了合同、买了社保,其实,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厂方应当和小顾形成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一旦遇到厂方经济性裁员,小顾不在裁员对象之列。小顾听了,非常高兴。小顾很内向,施达工作人员担心,即便他懂得了劳动法,也不会和他的老板依法据理力争。
3. 故事-- 他们也有依靠了
在武汉市汉口区做加工承揽安装防盗门的一些农民工,他们是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在用人单位上班,只是帮助居民安装防盗门,施达工作人员给他们发了一些务工实用小册子,留下电话,让他们在遇到法律难题的时候,可以咨询。他们感到很大的安慰。因为,他们除了老乡之外,社会上没有谁会关心他们这样一群人。有过打工经历,也受到老板的剥削,现在离开工厂,自己单干,只有寻求老乡的支持了。他们住的环境很差,甚至三个家庭同租一套公寓。即便这样,这样的房子马上就要拆迁了,他们又要重新寻找新的住房。
4. 故事--打工妹宋婉君的遭遇
在广州务工的南宋村农民工宋婉君,通过村工会来咨询工资拖欠问题。宋婉君在一家制衣厂打工,因薪酬偏低,决定辞职离开该厂。在辞工当时,厂方要她下个月20日来领取工资,可是,当她到了时间,再去找厂方索取工资时,厂方不认账,说她擅自离职,拒绝结算工资。宋婉君没办法,只好向施达工作人员求助,并且她担心,施达提供法律服务是否收费。施达工作人员明确说明,不收费。她才放心。施达工作人员考虑到她在广州,那里有施达的合作伙伴单位,香港工教网,就将此案移交给工教网的贾中原先生,请他在当地帮助宋婉君解决难题,贾先生十分愿意接受施达的委托。目前,此案正在跟进当中。
5. 故事--打工受了气,该向家人发泄吗?
湖北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白鹤村村民胡成,男,35岁,在宜昌打工,结婚后有一个男孩。老板拖欠他工资,经过多次索要,老板以种种理由推卸责任,不想给付。胡成要不到钱,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回到家中。见了啥都不顺眼,觉得社会对他不公平。总是发脾气,家人不敢惹他。工作人员和村工会筹备组组长向其发送务工小册子时,刚好遇到他在生闷气。他见了外人来,态度有所缓和,工作人员和他聊天,知道了生气的症结所在,向其提出解决工资拖欠的办法,他恍然大悟,决定控制自己的情绪,寻找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解决工资拖欠的问题。临走时,他说:”感谢你们来访,就是不告诉我怎样讨工资,只要有你们陪我,我就高兴。“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时事快讯
2023-12-10
2023-12-08
2023-12-08
2023-12-05
2023-11-30
2023-11-30